国学大师栏目视频美女
  1. 文化
  2. 正文

一个家庭里,经常来这三种人,“穷气”就会增多,不是好兆头

常言道:“人和天地阔,主雅客来勤。”
诚然,与朋友和睦相处,热情好客是传承千年的美好品德。
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需要广开门庭,大肆结交,对于朋友也要有衡量的标准
即便我们做不到刘禹锡所说的:“谈笑有鸿儒,往来无白丁。”
也要警惕以下这三种人,如果他们经常出入你家,必定会影响“财气”,不是好兆头。
经常借钱之人
“世人慌慌忙忙,不过为这碎银几两。可偏偏这碎银几两,能解世间万种惆怅。”
人到中年最怕的莫过于“借钱”二字,人品尚可的朋友有借有还,人品堪忧之人会让你陷入两难境地。
钱钟书先生关于“借钱”这个话题,曾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:
“借钱还是不借钱。有时候很纠结,借之前称之为朋友,借之后是你大爷,钱还了,他便成了你大爷。”
把钱借给这样的人,像是一场灾难。
之前在一个节目上看见一位嘉宾分享过一件事:
从小玩到大的发小向自己哭诉最近手头紧,生活困难,想要借钱周转一下。
自己也过过苦日子,懂得那种身处泥泞时的无力感,所以二话没说转了一万块过去。
每次发小遇到困难,只要找到他,他便不遗余力去帮忙,借钱更是不会犹豫。
但次数一多,他发现这发小永远只还小部分,然后再借更多,借一万还五千,然后再借三万……。
后来这个嘉宾打听到,这个发小好吃懒做,每天都想着玩乐,不正经工作,一没钱就找到了他。
他把发小当亲人,当兄弟,而发小却拿他当“摇钱树”
发小再次开口借钱时,他转了一万块钱的“分手费”,并且断绝了关系。
人到中年,不要为了面子去假装大方。
慎重地对待自己辛苦赚来的每一分钱,能不借便不借,这不仅是对自己劳动成果负责,也是对身后的家庭负责。
那些借钱不还,甚至还因借钱反目成仇的人,不论是亲戚还是朋友,尽量远离吧。
和他们来往不仅会引发家庭矛盾,还会影响家里的财运。

搬弄是非之人
常言道:说人是非者,必是是非人。
复杂的社会,我们身处其中,免不了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。
一个人如果喜欢搬弄是非,那么他的内心一定是充满嫉妒与怨气,与你相处时笑脸相迎,背地里却说三道四,毁人清誉。
《史记》中有个小故事:
李斯与韩非子同拜荀子为师,学习帝王之术,治国之道。
学成后,李斯赶赴秦国,想要谋得仕途,韩非子留在了自己的祖国韩国。
李斯先在吕不韦手下做官,崭露头角后便被吕不韦引荐给了秦王。
在韩国写的韩非子也写出了《孤愤》、《内外储说》、《说难》等经典著作。
秦王读了这些作品后,对韩非子十分感兴趣。
机缘巧合下,韩非子来到了秦国,面见了秦王,秦王对其一见如故。
韩非子将自己的抱负和治国之策全部说了出来,秦王大为赞赏,并重用了他。
李斯看着韩非子一步步高升,逐渐升起了嫉妒之心,怕是要不了多久自己就要被这个同门师弟取代了。
于是李斯伙同姚贾一同在秦王面前不断地说着韩非子的坏话,诽谤着他,时间一久,嬴政便信了,于是将韩非子打入了大牢。
即便韩非子已经遭受了牢狱之灾,李斯也没打算放过他,偷偷地送了一包毒药进去。
韩非子自知没有了活路,万念俱灰下选择了服毒自杀。
生活中不乏这种人,工作中使绊子的同事,见不得你好的亲戚朋友……。
常言道:“闲谈莫论人非。”
在我们远离“是非人”的同时,也要管好自己的嘴,莫论他人长短。



无德之人
厚德之人,积德虽无人见,然行善必有天知;失德之人,积恶虽无立显,但行恶必有灾殃。
品德高尚的人,会如太阳一般发光发热的同时,照亮,温暖着别人。
品德低下的人,没有底线,自私自利,只为自己考虑。
同事分享了一件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儿:多年不联系的好友,最近总是嘘寒问暖关心自己,并且约好有时间一块儿吃个饭。
一开始同事没有意识到问题所在,欣然赴约,多次接触下,好友说出了来意。
手里有一个好项目,今年投资,来年收益翻倍。
同事有些犹豫,好友此时说:我们认识那么多年,会害你吗?
回想起近日种种,同事有些动摇,认识十几年,应该不会骗自己,再说了自己知道他家在哪。
一番分析后,将自己近年来的积蓄全部投了过去。
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,好友卷钱跑路,电话打到他老家,只得到一句早已断绝关系的回复。
同事嚎啕大哭,痛骂自己有眼无珠,识人不清,最后只能希冀可以通过法律手段将钱追回。
结局是,钱追回了一部分,由于自己这个骗子好友还骗了其他人,涉案金额过大,落得个锒铛入狱的下场,也算是报应。
常言道:“人有德,必有福;人无德,必有灾。”
远离那些无德,且品行不端之人,因为你不清楚哪一天就会掉入他们编织的谎言和陷阱之中。
周国平先生曾说过一句话:家虽是一艘小小的船,却能载着全家人穿过漫长岁月。
好好维护经营是我们的使命与责任。
远离常借钱之人,守住“财气”;远离是非之人,守住“安稳”;远离无德之人,守住“福气”;希望大家都能将这三种人拒之门外,守好自己的家庭。
猜你喜欢